经历了几年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从去年开始逐渐爆发,兑付危机、跑路现象不时的扰乱我国的投融资环境,进而演化成为社会问题,牵动着监管层的敏感神经。市场倒逼制度建立健全,迫在眉睫。
4月14日,国务院组织14个部委召开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并发布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宣告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本次整治共设七个分项整治方案,由相关监管主体根据业务属性发布细分领域整治细则。
《实施方案》显示,这次的监管措施将按照分区、划块、列负面清单、按步骤的模式来实施,它也因此被业内普遍认为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史上最具实操性的管理措施。在《实施方案》发布的当天,我国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共享制度也向前迈了一大步,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联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互联网金融统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统计制度》)。高搜易CEO陈康研读之后表示,《统计制度》是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此前出台的信息披露制度的细化和落地指引。“更加具体的统计标准,便于行业自律、自查自纠,有效防止资金池和非法集资。”陈康分析称,“在这波拨乱反正,去伪存真之后,互联网金融行业环境会更加规范,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合规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行业终将会步入由乱而治的大时代。”